HAIWEILIGAILIANGJI
篩網(wǎng)配備是否合理,直接影響著麥胚的初選與提純。提純的篩號隨粉路的長短,提取的部位和操作指標而定。小麥經(jīng)過1皮磨破碎后,脫落的胚與麩片、渣心及面粉混和在一起,在用平篩初選時,應根據(jù)胚的粒度范圍選擇合適的粗篩篩孔,使脫落下的胚能夠最大限度地穿過粗篩篩網(wǎng)而留存在分級篩上隨麥渣一起進入精選設備。所配粗篩的篩號一般為18~20W,選用過密(超過26W)將會使大量的小麩片混在粗篩篩上物中隨麩片一起送到下道皮磨,經(jīng)受磨輥的再次剪切而變得更加難以分離;若過稀(低于16W)將會使大量的小麩片混在胚中。所留存的分級篩篩號,需根據(jù)整個粉路的工藝要求來確定,一般配成22~34W。若粉路中沒有設渣磨,精選后的胚渣混合物直接入麥胚磨壓扁時,應配較稀的篩號,避免過多的麥心混在胚中增加麥胚磨的負荷及影響麥胚的壓扁。若粉路中設有渣磨,精選設備又使用清粉機時,分級篩號可以配密,以使較小的胚粒也能留存在篩面上,而混進的麥心可以在清粉機中分離,不致增加麥配壓扁磨的負荷。清粉機篩號的配備應使絕大多數(shù)的胚穿過最后一段篩面,一般最后一段篩號配備成CQ7~CQ8。渣磨平篩篩號一般配備成24~28W,使大部分的麥胚留存在篩面上。麥胚磨平篩及心磨、尾磨的提胚粗篩一般配備成18~22W,使胚片成為篩上物提出。